联系我们:
泰安徂徕山烈士陵园位于山东省泰安高新区房村镇磨山峪村,是在磨山峪抗日烈士墓群的基础上修建的,主要包括烈士墓区和纪念馆两个部分。
一、烈士墓区
磨山峪烈士墓群始建于1944年,由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为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和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牺牲的烈士而修建,当时为土墓,共计100余座,墓碑高0.74米,宽0.42米,厚0.10米。战争年代,墓损毁严重。墓碑上,刻有烈士英名、籍贯、牺牲时间、立碑时间等文字内容。
新中国建立后,大部分烈士被家人迁回故乡,少部分烈士仍长眠于此(其中一座为合葬墓)。2009年,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博物馆经民政部门和文物部门的批准,对烈士的封土堆墓进行了维护。2017年,经上级部门的同意并参照泰安市革命烈士陵园烈士墓的规格,对烈士墓群进行了修缮。修缮后的烈士墓为砖石结构,墓葬下部用石质材料铺垫,上部用粘土砖搭建。修缮完成的烈士墓高1.9米,宽1.2米,长1.7米,占地面积2.04㎡。
2017年底,应起义老战士的要求并经主管部门的同意,迁入部分徂徕山起义领导人和老战士的墓葬,共计9座。新迁入的墓葬均为砖石结构,墓葬下部用石质材料铺垫,上部用砖结构进行搭建。修缮完成的起义老战士墓高2.3米,宽1.5米,长2.2米,占地面积为3.3㎡。
现墓区东西长56米,南北宽15米,墓区面积为840㎡。纪念平台长70米,宽15米,面积为1050㎡。
2018年10月15日,根据泰安高新区党工委会议纪要[2018]21号和党工委《关于建设泰安高新区烈士陵园的决定》(泰高办字[2018]33号)文件,于2018年11月30日正式将这个陵园命名为泰安徂徕山烈士陵园。现在,徂徕山了烈士陵园现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被列为中共泰安市委党建、党史教育基地,市委党校培训教学基地。84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将其列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优良传统教育、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
二、纪念馆
徂徕山烈士陵园纪念馆馆又称为泰安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3300㎡,建筑面积800㎡、展厅面积600㎡、布展面积1800㎡。共收藏起义及抗战时期的文物及文献资料1723件,尚未登记备案的2000余件。2016年,磨山峪抗日旧址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将军、北京军区原政委刘振华将军及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为之题词。
纪念馆共有8个展厅,分别是山东十大起义指挥部展厅、徂徕山起义旧址展厅、徂徕山起义展厅、宋任穷副主席展厅、刘振华将军展厅、军工精神展厅、起义老战士展厅和影视放映厅(红色文化大讲堂)。
泰安徂徕山烈士陵园自建立以来,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孙绍骋、中共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树军、山东省人大副主任王云鹏、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邱传贵、中共泰安市委书记崔洪刚、副市长宋洪银,市委常委兼统战部长李灿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李诚实等领导,先后前来纪念馆视察指导工作。
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泰安徂徕山烈士陵园于2013年被泰安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列为党员干部教学培训基地,2016年被评为泰安市党史教育基地,2018年8月,被评为泰安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年底列为高新区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同年12月被定为一批泰安市中小学生研学定点单位,2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有近十万人前来参观学习。充分发挥了红色文化教育主阵地的作用,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
泰安徂徕山烈士陵园
2020.3.1
泰安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博物馆) 鲁ICP备13030504号-1